麒麟区建宁街道:构建“家门口”治理服务体系
近年来,麒麟区建宁街道积极拓展基层治理工作思路,构建“家门口”的治理服务体系。
建宁街道遵循先培育荣誉感、归属感,后激发责任感的规律,以最大的诚意实施精准思想对接,广泛发布招募书、倡议贴,创新开展无职党员“设岗定责”,将党性强、爱公益、讲奉献的党员发动起来,为他们提供了小区党支部书记、专兼职网格员、楼栋长、政策宣传员、民情信息员、矛盾调解员、事务监督员、公益志愿者等岗位舞台,让党员在“家门口”履行党员义务、展现党员风采、实现党员价值。

街道按照1+N小区治理工作体系,致力于在“家门口”解决人民群众的所需所盼。发展“两新”党组织27个,打造家门口“红色党建圈”。完善设立社区和小区便民服务事项代办点20个,开展各类代办服务,打造家门口“便民服务圈”。整合汲取各类公共服务资源,广泛宣传使用“建宁E通”,深化多元解纷,打造家门口“矛盾调解圈”。广泛开展政策宣讲服务和文化活动进小区,打造家门口“政策宣传圈”。深入开展居民点单、社区派单、志愿接单“订单式”服务,满足人民群众“微心愿”,打造家门口“志愿服务圈”。

街道创新落实“一二三”建体系、“党干群”组队伍、“包帮教”提能力、“红黄绿”清底数、“人物事”全感知、“高中低”管风险、“点线网”送服务、“日周月”抓调度、“督考评”保运行、“补兑奖”强激励10项举措,致力打造“10分满意”网格,按照服务15—20户选优配齐网格员1617人,努力做到“人在格中管、事在格中办、情在格中融、心在格中聚”,着力形成“小网格”编织“大服务”推动“大党建”的新格局。

街道把所有中心办、所、队集中在1楼办公,并创建“流动党群服务站”和2个全科综合窗口,探索错时办、延时办、帮代办、上门办,让群众办事不用上二楼、不用跑两处、一次就能办结。提供各类居民活动阵地40余个、打造“银发服务站”4个,为居民提供议事、学习、娱乐等活动场所,车站社区“民意会客室”、平安社区“居民唠嗑厅”、翰林国际小区“夕阳红”茶吧、瑞和社区康睦物业“友邻室”等已成为群众茶余饭后“家门口”最温暖的第二个家。

街道积极推行党群议事会治理,探索领导包保小区机制,14名班子领导下沉包保103小区,担任接访员、指挥员、协调员、调度员,牵头组建社区、物业、业主代表、网格员、乡贤等共同参与的小区议事会。通过业主微信群、小区公开栏、微心愿等方式,广泛征集居民诉求,依托小区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进行专题协商议事153场次,通过分级交办、集成办、“吹哨报到办”协商办结并公示群众诉求问题763件,“建宁E通”平台累计接受办结回复线上咨询、建议、求助等1387件。2023年以来,街道信访总量分别下降41%、53%。

街道坚持工作靠群众、群众靠发动、发动靠活动,组建7支红色宣讲团,用群众听得懂的土话、白话常态宣讲党的创新理论,集中精力开好院坝会、民情恳谈会、重大项目听证会、党工委旁听会。大力发展“一老一小”等民生服务项目,通过组织的示范和带动,街道上下“我为街道、社区、小区、企业做一件实事、出一份力”的良好风尚正在加速形成。(来源:掌上曲靖)